淺談融媒體時代時政新聞報道的創新
□ 張德金
2021年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又為“抖音”打了一次漂亮的廣告。不得不承認,抖音、快手等平臺越來越受大眾的喜愛,其流量也在不斷上漲。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層級扁平化、互動性強等特點。它較好地消除了不同年齡段之間、不同話語系統之間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之間的邊界,為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工具和載體。在新媒體大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文化傳播系統更為優化、傳播方式也更為新穎。作為主流傳統媒體的一名記者,如何更好地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做好時政新聞報道創新,成為了當下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
在人人都擁有一部智能手機的時代,利用好手機成為了媒體人必須掌握的技能。目前5G正在加速覆蓋,圖片所產生的流量早已不是問題,讀者在等車、等人等碎片時間輕輕點擊,迅速劃過的短視頻以及圖片,再配有短文說明就能完成一次新聞閱讀,如果對此新聞有興趣的話,自然會搜索并關注相關深度報道,從而還能增強電視媒體的流量。新媒體可以通過不同的傳播媒介,多種傳播方式,將信息以圖片、文字、數據、圖表、聲音、動畫等各式各樣的形式呈現給用戶,直觀形象,頗具趣味性,信息全面且不枯燥無味,給用戶帶來高質量的體驗。發布機制較靈活?;ヂ摼W絡、計算機技術、手機電腦的普及,推動了媒體的進一步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信息發布者不再是專業的發布人員,打破了傳統媒體老式套路,發布人員可以是任何網絡用戶。作為傳統媒體,新聞素材的選擇絕不是肆無忌憚的,我們身上肩負著引導觀眾向往真善美,傳遞正能量的職責,所以向受眾傳達的情緒應該是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有建設性的,這樣才能正確引導輿論,真正講好每一個新聞故事,完成黨和政府賦予的宣傳工作,實現媒體的價值。
作為地方主流媒體的一名時政新聞記者,不要拘泥于“時政新聞難創新”,應該想著如何進行創新,如何吸引受眾。我們要根據時代的潮流與人們的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步伐,做出相應的調整,創作更受歡迎的產品,從而滿足人們的需求,這樣才能提升競爭力,穩住競爭地位。對于媒體機構亦然如此,要借助市場優勢等外力,創新探索出新的發展路徑。傳統媒體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資源,吸引更多的用戶和關注度投入到媒體融合發展中來,進而不斷提高媒體的競爭力。大多數人認為,包裝加工時政類稿件,最好的方式是改標題。比如很好用的“剛剛體”以及人性化表達、細節提取、穩中帶皮等等,總之,標題要有精氣神,做到簡練生動,引人遐想,表述新穎,奪人眼球。再者,可以通過新聞短評,或者編后語等,吸引受眾積極參與互動,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當然,不管怎樣求好求快、創新求發展,我們都必須堅持“內容為王 安全第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貼近實際貼近群眾,提高業務水平,為受眾創作反映社會健康向上本質的好產品,以優質的內容真正吸引群眾,起到教育、服務、引導群眾的目的。
媒體融合加速發展。媒體機構必須制定科學有效的發展方案,不斷開拓媒體市場,把更多優質內容、先進技術、專業人才、項目資金向移動端傾斜,加大有效信息的推廣與利用,打造受眾滿意的平臺,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推動傳統媒體與現代媒體的融合發展進程,促使新媒體事業繁榮壯大。不管是從思想上還是行動上,我們都必須有清醒的認識,用“四力”繼續踐行融媒體時代時政記者的初心與使命。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是大勢所趨,傳統媒體要主動適應新時代發展的潮流,加快融合發展步伐。在融合發展過程中要遵循相關原則,把握好改革方向,要充分利用新興技術這個媒介,來加快發展的進程。同時,要嚴格規范管理,遵循文化的改革體制,發揮創新精神,把握好方向,切不可迷失自我。在融合發展過程中,可從內容、資源、渠道、市場著手,使得新舊媒體能順應社會的發展,從而實現更好的發展進步。在融合發展過程中,要注意內容的有效性、準確性、真實可靠性等,借助新興的網絡技術,和傳統的用戶資源、信息來源等相結合,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交互性,從而使得權威信息的利用率更高,提高公信度。 (作者單位:呂梁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