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園長李艷珍
——柳林縣西街幼兒園園長李艷珍
2003年,李艷珍畢業于運城幼兒高等師范學院,2014年任柳林縣西街幼兒園園長。
2019年7月,在縣教科局的一次大會上,柳林縣需要派一名幼教管理者援疆支教,當所有人都在遲疑和猶豫的時候,李艷珍不假思索、主動請纓報名援疆支教。2019年10月14日,帶著柳林縣教科局的希望,帶著幼教人的理念和信念,奔赴新疆建設兵團農六師共青團農場幼兒園報道。
援疆一年半400多天的時間,李艷珍感受到了晉疆之情,更懂得了國家治疆方略。
十七年的幼教職業生涯,十年的幼兒園管理經驗,農場黨委任命李艷珍為援疆園長,協助現任園長工作。李艷珍很快進入角色,帶著大家月月做培訓、周周做教研,天天學專業。從保育員到后勤人工作,從教師業務到優秀方案分享,數不清的學習會、分享會、現場會一刻也沒有停息。PPT培訓稿寫了20多個,給園所制作了10余篇美篇總結,工作日程滿滿一本子,寫日志三本400頁。
共青團農場幼兒園成立7年,擁有280名幼兒,擁有教職工不到20人,一班兩個老師,兩班混合一個保育員,班均人數32人,師生比例嚴重不足。管理層更是除園長外,都是兼職。李艷珍和幼兒園田園長深度溝通,在農場黨委的積極支持下,配齊班子,配足園所三教一保,幼兒園走上了規范管理之路。
剛到共青團農場幼兒園的第一學期,李艷珍認識到園區環境本身的教育意義,協助園長美化了校園環境。從物品規劃到環境美化,從整體布局到區域文化展示,慢慢的打造出有利于兒童成長的教育環境,為幼兒園的園本文化和特色教育打開了局面。
李艷珍憑借十七年的幼教管理經驗,帶領全體老師不斷改進教育方法,組織開展了秋季體質測評、健康觀摩、教育區域化研究、優質活動大教研、傳統游戲觀摩、秋天的主題墻、冬天的新年主題等一系列活動,做到了每學期兩次大規模聽課,每月一次主題活動。讓孩子感受到處處是教育、時時是課堂,讓孩子學中玩,玩中學,教育教學手段一步一步在進步。為了組織各項活動,李艷珍經常加班加點工作,累的腰酸腿疼,回到宿舍倒頭就睡。
維穩戍邊,胡楊精神,是兵團人精神寫照。在共青團農場幼兒園,李艷珍不僅僅是一名幼兒教師,更是一名兵團人,亦兵亦民,維穩戍邊樣樣干。援疆支教的一年,李艷珍經歷疫情、封控,哪里需要去哪里。借調到農場機關經發辦工作兩個月,主動跟隨領導下連隊、穿防護到企業做核酸采樣。在封控的日子里,沒有時間概念,熬夜更是常事。新疆的早晚溫差大,有一次,忙碌的忘記換衣服,直接穿著短袖下基層發放疫情物資,冷的直哆嗦。
援疆期間,李艷珍堅持在機關參與維穩值班。眼前的天池、200公里以外的吐魯番都是課本里的經典風景,心里一次次按倒那個想要看一看的念頭。李艷珍在新疆度過了一個夏天、兩個秋天、兩個冬天。嚴寒的冬天,晨檢時凍得眼睫毛都是冰霜,還要和孩子們笑著說:“早上好”。
2020年,柳林縣一所優質幼兒園選聘園長,憑李艷珍的實力完全有可能競聘成功,但遠在新疆的她,雖然報了名,但考慮援疆任務在身,最后還是放棄了這次機會。
援疆日期應該于2020年10月份就結束,但是,這時疫情過后幼兒園正要復課,非常需要人手。李艷珍又主動提出援疆延期,經過呂梁市委、市政府和共青團農場批準,李艷珍的援疆時間又延期到2021年1月,直到2021年一月才返回柳林,這不到兩年的時間,失去了陪伴正上初中的兒子,更遺憾的是外公的去世,沒有親自去送葬,但是滿懷著奉獻的精神,讓她成長了很多。
李艷珍說,援疆之行開闊了我的眼界,磨煉了我的意志,成為一名講政治、勇擔當,講紀律、守清正,講團結、見坦誠,講奉獻、有作為的山西援疆人,更為未來的人生積累了豐厚的經驗,同年她申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