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新聞網首頁  > 首頁  > 旅游

                                      文旅融合唱大風

                                      □ 文/圖 張亞東

                                      2022年07月08日 11:26:36 編輯:

                                      從蔚汾河畔到黑茶山麓再到黃河之濱,從美麗鄉村到移民新居……

                                      行走在“晉綏首府,紅色興縣”大地上,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四·八”烈士紀念館、北坡晉綏分局舊址、西北農民銀行舊址、碧村遺址、黑茶山、石猴山、宋家溝生態園、美麗鄉村石門莊、沿黃旅游驛站、蔚汾公園、南山公園等景區景點,如閃耀的明珠般鑲嵌在青山綠水間……

                                      源遠流長、底蘊厚重、影響深遠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和舉世聞名的紅色文化令人流連忘返。

                                      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游的靈魂。

                                      近年來,興縣的文化旅游事業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步入發展“快車道”,全縣重點打造了晉綏邊區首府旅游區和黑茶山旅游景區兩個4A級景區,積極開發以“蔡家崖紅色文化游、黃河沿線休閑游、黑茶山生態游”為主題的旅游景點,全縣“一核兩翼”文化旅游產業布局正在逐步形成,繪制出文化與旅游相融互動的最美畫卷。

                                      紅色旅游亮點紛呈

                                      到蔡家崖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追憶崢嶸歲月,在黑茶山下聆聽“四八烈士”紅色故事,行走“黃河一號”旅游公路造訪黃河人家……盛夏時節,“七一”之際,“打卡”紅色景點,游覽黃河驛站,仍然是一種旅行新風尚。

                                      紅色景點走紅,根源于紅色精神的深植廣播,得益于景點打造的用心用情。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講解員王慧介紹道,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作為全面反映晉綏邊區革命斗爭史的國家級綜合性紀念館,一直以來深受參觀者關注。特別是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后,使這一紅色景點再次成為人們矚目的焦點。近年來,大批游客來到這里,沿著總書記的路線,瞻仰毛澤東、周恩來、賀龍等老一輩革命家曾經工作和生活過的場所,追尋革命足跡,感受紅色革命思想,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蔡家崖的紅色一條街上,商鋪鱗次櫛比,有賣興縣特色小吃“啦叨叨”的,有賣文化紀念品的,還有拍照的,一片繁忙景象?!靶“桌哆丁别^的生意風生水起。老板娘褚變紅心里明白,這是搭上了蔡家崖村發展紅色旅游的順風車,“全村近年來的游客成倍增長,生意越來越好做了?!?/p>

                                      走進興縣東南60公里的東會鄉莊上村,佇立在“四·八”烈士紀念館前,一幅醒目的挽聯“巍巍黑茶山忠魂永駐,潺潺湫水河記憶長存”呈現在眼前,讓人心生悲壯,仿佛又回到1946年4月8日那個令人悲痛的日子……

                                      這里不僅是烈士殉難地,更是紅色歷史見證的圣地。近年來,到興縣“四·八”烈士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企事業單位和慕名而來的省內外游客日益增多,而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僅2021年,“四·八”烈士紀念館接待游客數量就達18萬 余人次。

                                      好風憑借力,乘勢揚風帆。興縣“四·八”烈士紀念館積極發動駐地東會鄉莊上村的群眾,堅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以點帶面推動發展”的總體思路,引領莊上村群眾實施種植業、養殖業和文化旅游業協同創新發展,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值得關注的是,依托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四·八”烈士紀念館幫扶莊上村成立了3家“農家樂”酒店、1處農產品展銷大廳,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業,吃上了旅游飯。講解員尹拯山說,文旅融合,是興縣鄉村振興路上的一張好牌。這里旺季時日均游客過千,政府規劃在村里開發民宿、農家樂,完善配套工程,努力打造4A級景區,“村里將來會更紅火”。

                                      事實上,圍繞紅色旅游資源,興縣進行了“特色美食體驗”“戶外登山探險旅游”“原生態自然觀光體驗游”一系列多元旅游開發?;疖囬_進了蔡家崖后,更是讓興縣成了熱門旅游目的地,蔡家崖游客量大幅上升。2021年,興縣共接待游客 40余萬人次,其中10月份接待游客 5萬余人次。紅色旅游,已經成為當地鞏固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路上打出的一張“金字招牌”。

                                      全域旅游方興未艾

                                      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游。行走在集綠化、彩化和美化于一體,號稱“三季有花、四季有景、五彩繽紛”彩色走廊的“黃河一號”旅游公路,仿佛置身于風光如畫的夢境中。

                                      “路在景中、景在路中、路景一體的沿黃景觀接二連三美不勝收,真讓人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游客直呼真過癮!

                                      新建成的沿黃扶貧旅游公路,使得沿線的幾個鄉村重新煥發了生機?!半S著公路進村,村民飼養的牲畜種植的農產品可以及時售賣,很多村民還經營起了農家樂,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實現了‘修一條路 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羅峪口鎮東豆宇村黨支部書記張向東說。

                                      初夏時節,即將建成的六郎寨景區,煥然一新,雖然沒有正式對外開放,但慕名前來的游客已是絡繹不絕。

                                      六郎寨驛站位于興縣瓦塘鎮前彰和墕村村南1.5公里處,西臨沿黃旅游觀光路,交通便利,距離縣城30公里,是省界旅游和自駕車旅游宿營及中途休憩的首選之地。

                                      登上山巔,極目遠眺,黃河奔騰,棗林初盛。站在雄奇的山腳仰望“天狗望月”“大漠駱駝”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讓人不由得發出“幸甚至哉,歌以詠志”的感慨。

                                      后石門莊,是瓦塘鎮“鄉村清潔專項行動”中重點打造的樣板村美麗鄉村。村里正在著手打造一個集吃、住、游、玩、休閑、賞景于一體,可全方位體驗式農家民俗旅游項目。

                                      “干凈的小院鮮花盛開,寬敞的馬路郁郁蔥蔥,兒童嬉笑打鬧,老年人閑嘮家常,美麗的鄉村,難忘的鄉愁”綠樹濃蔭,鳥語花香。5月下旬,記者走進瓦塘鎮后石門村,發現村里有不少本地游客,好不熱鬧。

                                      近年來,瓦塘鎮后石門村搶抓美麗鄉村建設機遇,以“傳承農耕文化,彰顯鄉村旅游特色”為基本遵循,舉全村之力,積極投身到發展鄉村旅游業為重點的美麗鄉村建設中,目前正向“體驗黃河風情、感受鄉土氣息”的休閑游樂之地,打造成興縣沿黃生態游和鄉村旅游的一張靚麗名片,力爭成為省市級鄉村旅游重點村發起沖刺。

                                      “興縣境內5000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紅色文化、黃河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交融碰撞,古人類活動遺址、文物遺產、歷史文化遺跡交相輝映,這些都為旅游業的發展,賦予了獨特優勢、留下了巨大空間?!迸d縣文化旅游局局長孫利軍說,要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借助“黃河一號”旅游公路興縣段的人氣指數,進一步完善公路配套設施,大力度開展生態治理;引進一流市場主體,個性化運行沿黃驛站景點,探索“旅游+電商”路徑,推動農特產品進驛站進景點,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讓旅游業真正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產業。

                                      “領軍”興縣文化旅游事業的孫利軍,盡管還說不上文旅界的“資深人士”,但履新以來始終“保持跑的姿態,提升干的本領,展現拼的擔當”,不到一年的功夫興縣文旅的家底即如數家珍,學識精湛,見解獨到?!耙岩约t色文化為主的興縣文旅融合這張‘好牌’打好,讓優勢疊加,必須既看大勢謀大局,又善于抓重點抓關鍵,在關鍵點上發力見效,在文旅產業領域精耕細作,拼出更多‘獨門絕技’,積聚更大發展勢能?!?/p>

                                      文旅產業更上層樓

                                      發展壯大文旅產業是時代的呼喚,是興縣產業轉型的目標方向,也是呂梁市政協副主席、興縣縣委書記喬云關注的重點工作,4月23日喬云來到縣文旅局調研,在聽取了文旅局的工作匯報后,指出,要緊緊圍繞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和打造省級紅色文化教育研學基地和會議會展基地建設,做好七個方面工作。一要重視文旅與主導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加大旅游商品開發力度,加快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用足用好生態資源優勢、農產品優勢和民俗風情優勢,著力打造黃河文化旅游帶、紅棗特色經濟旅游帶、雜糧文旅特色小鎮,培育發展新動能。二要重視革命文物保護開發。興縣革命文物豐富,是革命文物大縣。要積極對接中央、省、市相關部門,爭取資金項目,按照革命文物保護開發規劃,逐步實施革命文物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工程。三要重視文旅人才培育。興縣文化旅游和文物保護行業缺乏專業人才,要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引進高端人才,注重對本土人才的培養,加強與高等院校的合作,創新人才培養引進路徑。四要重視文旅品牌的打造。進一步增強品牌意識,選好主攻方向,咬定目標,扎實苦干,打響擦亮紅色文化品牌。圍繞紅色旅游開發,推進2個4A級景區創建工程,加快紅色旅游景區保護開發步伐。對接一流資源平臺,發揮名人效應,提升文化旅游形象,打造全國知名文旅品牌,做強文旅產業和文化旅游強縣支撐。五要重視文明創建。以文明城市創建為抓手,大力推動“五城”共創,不斷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營造更加優良的人居環境,提高城市核心競爭力,建設美麗幸福興縣。六要重視文創產品。深度對接市場,加強與一流文創人員、文創企業平臺的合作,高標準打造更多有影響力的文創產品、作品、精品,推動興縣文創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視野,高水平推動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創新,真正把興縣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開發好、利用好、展示好。七要重視文化惠民。加強公共文化設施的管理運營,突出社會效益,積極開展更多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文化下鄉惠民活動。文化工作者要與時俱進,不斷推出一些文化短視頻、微電影及非遺作品,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傳播文明新風尚為目標,真正推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好作品。積極利用新媒體,傳播正能量,推動文化惠民全覆蓋。

                                      “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在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上作出興縣樣板,抓實做好文旅工作大文章,讓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文化優勢、經濟優勢,讓廣大人民群眾在文旅產業上獲得新收益、得到新實惠、體驗幸福感、擁有自豪感!”對于推動興縣文旅融合工作加快發展,傾注大量心血的興縣縣長梁文壯躊躇滿志。

                                      旅游不僅是一種經濟生活,而且也是一種文化生活,旅游是文化性很強的經濟事業,又是經濟性很強的文化事業。如何通過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發展,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一個重要的時代命題,同時也給興縣文旅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為此,興縣將深入實施文化旅游融合工程作為抓手,堅持以“晉綏”為品牌,紅色為名片,加強總體規劃、做好戰略布局,深度挖掘紅色文化、黃河文化、生態文化、民俗文化、非遺文化等特色資源、堅持紅色旅游、沿黃旅游、鄉村旅游協同發展,全力推動文化全產業鏈發展,集中力量打造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縣域文化旅游“大景區”。

                                      提出的奮斗目標鼓舞人心,明確的重大部署催人奮進。堅定不移貫徹縣委、縣政府“雙鋁(旅)戰略”,以全域旅游示范縣為主攻方向,依托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和“四·八”烈士紀念館兩個紅色品牌,發揮“晉綏紅河谷、‘四·八’黑茶山、黃河風景帶”三大資源優勢,全力打造蔡家崖景區和黑茶山生態旅游區兩個A級旅游景區,開發晉綏紅色文化旅游和黃河生態旅游兩條經典旅游路線,努力將興縣紅色景區建設成為省級紅色文化教育研學和會議會展基地。

                                      年初召開的興縣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展現的文化和旅游事業的發展愿景,已經成為引領文旅融合“加速度”的風向標。

                                      “第三產業承擔著穩增長、促發展、保就業的重任,要堅持把壯大第三產業作為優化經濟結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要立足縣域實際,發揮資源優勢,找準發展定位,科學謀劃發展思路?!睆暮暧^角度出發,善于審時度勢科學謀劃的市政協副主席、興縣縣委書記喬云表示,我們要把“晉綏首府、紅色興縣”建成一張獨特的文化名片,推動第三產業快速發展,打造興縣縣域經濟新的發展增長極。

                                      文化是旅游資源的靈魂。自然山水雖美,但要蘊涵文化的內涵才會更加引人回味。興縣在傳播紅色文化,打造旅游名縣中交上了完美答卷。在每一個景區景點和旅游專業村……群眾敲鑼打鼓、吹拉彈唱,與遠道而來的游客載歌載舞已逐步成為動人的風景。

                                      如今的興縣,入選交通運輸部2021年度“我家門口那條路——最具人氣的路”興縣沿黃扶貧旅游公路,正散發著獨特魅力,吸引著四方游客紛至沓來;散落在巍巍黑茶山下,蔚汾河畔,嵐漪河邊的青山綠水間的村莊,戶間道干凈整潔,門前、院內花草各異,家家戶戶都“搭上”了旅游“幸??燔嚒?。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一處處優美的景觀展示著興縣旅游燦爛的笑靨,一組組扎實的數據書寫著興縣旅游無限的喜悅,一出出絢麗的手筆,勾勒出全域旅游的魅力畫卷,向世人展現出“晉綏首府,紅色興縣”厚積薄發的驕人風采。

                                      男人天堂 metcn